奥本海默 Oppenheimer
- 类型:
- 地区:
- 年份:
- 上映:2023-08-30(中国大陆)2023-07-20(中国香港)2023-07-11(巴黎首映)2023-07-21(美国)
- 导演:
- 编剧:
- 主演:基里安·墨菲艾米莉·布朗特马特·达蒙小罗伯特·唐尼弗洛伦丝·皮尤阿尔登·埃伦瑞奇乔什·哈奈特杰森·克拉克卡西·阿弗莱克戴恩·德哈恩梅肯·布莱尔本·萨弗迪大卫·达斯马齐连拉米·马雷克詹姆斯·达西肯尼思·布拉纳加里·奥德曼汤姆·康蒂库尔特·克勒托尼·戈德温约翰·高恩杰克·奎德迪伦·阿诺德艾玛·杜蒙特马修·莫迪恩蒂姆·迪凯哈里·格罗内尔泰德·金大卫·克朗姆霍茨马提亚斯·施维赫夫亚历克斯·沃尔夫古斯塔·斯卡斯加德斯科特·格瑞恩斯乔什·祖克曼迈克尔·安格拉诺莎蒂·斯特拉顿杰佛逊·豪尔盖·布耐特路易丝·隆巴德杰夫·赫普内尔奥利·哈斯基维大卫·里达尔乔希·佩克布雷特·德尔布罗诺詹姆斯·乌尔班尼亚克斯荣德·福斯·奥瓦格戴文·博斯蒂克格里格瑞·贾巴拉丹尼·德费拉里克里斯托弗·邓汉罗纳尔多·奥古斯特马泰·豪曼奥莉薇·瑟尔比杰克·卡特莫尔-斯科特哈里森·吉尔伯特森詹姆斯·瑞马尔斯蒂芬·考特尔杰米·约翰·韦尔斯肖恩·艾弗里拜斯·约翰逊弗洛拉·诺兰凯瑞·威斯特科特凯特·法兰奇戴维·贝尔图奇
- 评分:8.6分
奥本海默 Oppenheimer简介
8月22日,传记惊悚片《奥本海默》在北京环球影城举行中国首映礼,该片编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继2017年来华宣传《敦刻尔克》后,时隔六年再度来到北京。据悉,24日,他还将出席该片的上海特别放映活动。这也是自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暴发后,首度有好莱坞顶级电影人来华宣传新片。电影将于8月3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电影《信条》在华首映时采用视频连线的形式,诺兰携一众主创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座城市的现场观众交流互动,足见他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视。
本次来华宣传《奥本海默》,受限于好莱坞演员工会大罢工,诺兰只身一人到场多少显得形单影只,但热情的中国影迷早早就守候在红毯两旁夹道欢迎。按照活动流程,诺兰原定于当天中午12点整现身,身着米色西服的他在12点25分许才姗姗来迟,之后为红毯边的影迷签名近20分钟才步入环球城市大道影院IMAX厅。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国家电影智库成员支菲娜也在欢迎的人群当中,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人生第一次等红毯,一共拿到了两份导演签名。”
《奥本海默》由环球影业出品,耗资约1亿美元。电影改编自凯·伯德和马丁·J.舍温荣获普利策奖的著作《奥本海默传——“原子弹之父”的美国悲剧》,讲述了理论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在二战期间领导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以及他在战后美国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主演阵容包括基利安·墨菲、艾米莉·布朗特、马特·达蒙及小罗伯特·唐尼等好莱坞一众影星。
该片也是导演继《敦刻尔克》之后第二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是迄今为止片长最长的诺兰电影。诺兰在电影中第一次尝试使用第一人称视角创作剧本,并首次使用IMAX黑白胶片摄影。
3个小时时长的电影放映结束后,全场两度响起掌声。诺兰登场讲述了该片的创作心得,“可能我每部电影的灵感来源都不一样,但在题材选择上,我始终最关心戏剧性。足够的戏剧性才能吸引观众,而讲述这个故事的方式,是创作中我非常享受的部分。”
“在‘三位一体’核试验前夕,奥本海默和他的团队面临着一个微小的可能性:当他们按下按钮引爆第一颗原子弹时,有可能点燃大气并毁灭整个地球,”诺兰如是说道。“尽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没有数学或理论基础可以完全排除它。然而,他们还是毅然按下了按钮。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非凡时刻。我希望将观众带入那个房间,亲身体验那次对话,并亲眼见证按钮被按下的那一刻。如果你仔细想想,这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时刻。其中蕴含了风险,科学、理论、才智之间的关系,这些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事物,以及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引入现实世界并处理它们所带来的具体后果的实际问题。”诺兰在之前的电影作品《信条》中也表现出对“可怕可能性”的着迷,《奥本海默》也从那个故事中汲取了灵感。
“对于我的电影,我非常关注的就是叙事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你需要考虑希望观众从什么角度去看这个世界。在这部电影当中可以看到,从奥本海默的视角展现的部分是彩色的,而黑白部分则是从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路易斯·施特劳斯更客观的视角所得。我觉得在叙事过程当中的戏剧性以及我想要如何讲述这个故事是影片成败的关键——我在讲述故事时的视角是什么,如何使用不同的摄影工具,如何搭建不同的结构、场景,如何布置我们的摄像机,从而让我们的观众和电影产生很近的关系。”
上世纪50年代,随着美苏冷战加剧,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盛行,奥本海默因之前表现出的“左翼”立场而受到迫害。影片中的事件以非线性时间线展开,奥本海默从学生时代到洛斯阿拉莫斯试验场的故事,以及他分别出席1954年的安全听证会和1959年施特劳斯操弄的提名听证会的情节桥段,在电影中交替出现。
当被现场主持人问及此次以不同的视角展开故事是想向观众传递什么样的信息时,诺兰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我觉得如果让一个戏剧化的故事去告诉观众怎样思考是不对的。我希望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当他们看了电影以后,能够和这些科学家一起经历奥本海默生命当中各个阶段,自然会有所感悟。我也意识到在美国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场,这个地方非常有名,至今还存在。就在这里影响了二战的结果乃至之后的整个世界。”
谈及电影卡司,诺兰爆料自己第一个联系的演员就是片中奥本海默的饰演者基利安·墨菲。“当然,我在写剧本的时候会尽可能地不考虑由谁出演,如果你在考虑演员的时候去写剧本,你经常会想到这个演员已经做过了什么,你就没有办法挑战他们在大银幕上的可能性。我是尽可能从角色的角度写剧本,而不是先考虑演员。”
“当我看到《奥本海默传——‘原子弹之父’的美国悲剧》这本书的封面后,上面有奥本海默的样子,蓝色的眼睛,我就知道该是哪个演员去演了。基里安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在他周围我开始思考,可以用哪些演员——我想和马特·达蒙在一起合作,我们曾一起拍摄《星际穿越》;选择小罗伯特·唐尼,他是一位非常棒的演员,在漫威电影中扮演过钢铁侠。在我看来表演的方式有很多,但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首先必须保证真实,真实地诠释自己的角色。”
基里安·墨菲饰演的罗伯特·奥本海默定妆照(左)与原型照片对比
“所以我一直跟他们说,把自己投入到角色当中,不要考虑自己。很多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扮演施特劳斯的人就是小罗伯特·唐尼。实际上,无论是墨菲还是其他演员,在拍摄过程中,我并不希望他们去模仿真实的人物,比如真实的奥本海默怎么走路、怎么说话,这些完全不用去考虑,他们需要表达出的是在深入理解后的那个人物。”
据介绍,诺兰在新墨西哥州贝伦打造了电影中的“三位一体”核试验场,其标志性特征是一座30米高的钢架高塔,以及奥本海默观看核爆炸的遥远地堡。而在电影中,包括原子弹爆炸的画面在内,皆选择以IMAX胶片摄影机实景拍摄,而非采用特效。
对此,诺兰表示,不仅仅是“三位一体”核爆测试,对于所有奥本海默经历以及想象的量子世界的画面,“我们都希望它可以是非常美丽震撼,甚至是带有危险的。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真实的爆炸以及火焰所带来的紧张感,而这些如果使用视觉特效的话很难做到,所以我们选择了真实画面实拍。”
“我的特效以及视效人员想出了许多方法,比如采用很小的事物,让它爆炸进行拍摄,在爆炸过程当中也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包括黑火药、煤等等。他们用这些材料做试验,在技术层面我们进行了很多试验,把所有这些物理具象的事物放到摄像机面前进行拍摄。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确保展示出的震撼场面同电影的视觉基调是一致的。”
“三位一体”的核爆场面无疑是电影中绝对的视觉高潮。在这一幕的处理上,诺兰呈现了真实的声音到达的延迟,在纯粹的静谧之中,灿若千阳的奇彩火光与蘑菇云令人咋舌——大概25秒的一系列画面后,巨大的爆炸声浪才在影院中滚滚袭来。“这样的处理,一方面是真实,另一方面利用最现实的感觉加强了戏剧性,其实声音到达的延迟和人物剧情也是相关的,在火光出现的那一刻有种近乎神圣的美感,但声音预示了真正的危险,带领剧中人和观众回到现实。”诺兰说。
过往,在诺兰的电影中,电影音乐总是被人津津乐道地提及。谈到此次电影配乐,诺兰表示起初自己并没有完整的概念,“但我有一个确定的想法,就是要用到小提琴独奏。小提琴是件音调非常不稳定的乐器,它所呈现的艺术效果完全取决于演奏者的技巧和情感。它可以在一瞬间非常美丽,也可以瞬间变得可怕或令人不快。所以,小提琴的声音有一种紧张感,具有神经质的风格,我认为这符合罗伯特·奥本海默高度紧张的智力和情感。我希望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去完成这次的配乐,于是我们先去录制了小提琴的独奏,随着影片场景不断地变大,故事不断地发展,也加入了更多的音乐元素在里面。整部电影当中有非常多的配乐,累积起来要有45分钟到1小时,并且会随着剧情的变化一起变化。”
诺兰表示之所以采用IMAX摄影机,在于它拥有最高的分辨率和最高的画质,“IMAX最接近人眼所看到的真实效果。当我们拍摄黑白这部分场景的时候,我不希望减少画质的质量,我知道之前没有人这么做过。我们联系了柯达公司,委托他们生产相关的胶片,他们想办法在实验室开发出了这种胶片。我自己以及摄影师也在洛杉矶进行了黑白胶片的测试,当时就觉得非常漂亮,那时起就决定一定要这样拍。”
谈及此次拍摄《奥本海默》最大的困难,诺兰表示每次拍电影对于自己都是挑战。“因为有那么多组织和协调的工作要做,不同的场景也会有不同的挑战,但我非常喜欢导演这份工作。写剧本的时候,我也在想怎么把170页的剧本浓缩成一部电影的长度。拍摄洛斯阿拉莫斯场景时,那里是一片荒芜之地,而且冬天拍摄体感非常寒冷。这部电影的剪辑过程也是困难重重。但我就喜欢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工作后,迅速转换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这可以让我不断地保持对电影的新鲜感,不断地工作下去。”
“可能我每部电影的灵感来源都不一样,但题材选择上,我始终最关心戏剧性。足够的戏剧性才能吸引观众,而讲述这个故事的方式,是创作中我非常享受的部分。”
8月22日,影片《奥本海默》在北京环球影城举行中国首映礼,克里斯托弗·诺兰时隔六年再度来到北京。谈及自己的“选材”原则,这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影迷的导演作如上表示。
《奥本海默》由环球影业出品,耗资约1亿美元,是曾执导《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等片的诺兰最新作品。影片的灵感来自由凯·伯德和马丁·舍温合著的《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一书,聚焦“原子弹之父”的心路历程。
高概念、技术奇观、非线性叙事,在影迷心中,诺兰的电影具有属于自己的典型特征;基于此,《奥本海默》显得颇为不同。作为历史传记片,诺兰在其中摒弃了“高概念”设定,叙事上也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曾经的炫技式拼接,《奥本海默》在传记写作和历史叙事框架下,讲述了一个特别的人的重要人生经历。
“研究团队计算出了一种无法被排除为零的可能,即原子弹爆炸可能引发大气层的链式反应从而毁灭整个世界。但无论如何,奥本海默还是按下了实验按钮,最初让我着迷的点正在于此,于是我开始看书,读他的故事。奥本海默在历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人,他生命中重要的那一刻,整个世界变了,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诺兰坦言,他认为这样一个极富戏剧性的人物,应该有自己的银幕故事,“我没特别想要传递什么,戏剧化的故事不是告诉观众要怎样思考,而是带领观众与这样一个人物一起经历他人生的一些阶段,沉浸式地感受身处在改变世界时刻当中的种种。”
《奥本海默》的演员阵容堪称超豪华。基里安·墨菲饰演主人公罗伯特·奥本海默,马特·达蒙饰演曼哈顿计划的主管莱斯利·格罗夫斯,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创始委员之一路易斯·施特劳斯。
谈及此次的演员选择,诺兰当日直言,“墨菲是我第一个联系的演员。事实上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尽可能不去考虑演员,而是完全从角色角度创作,这样的角色会更纯粹,墨菲非常符合。这部戏的众多演员在创作中都很投入,很多观众在观影时根本没认出小罗伯特·唐尼。无论是墨菲还是其他演员,拍摄过程中,我并不希望他们去模仿真实的人物,比如真实的奥本海默怎么走路、怎么说话,他们需要表达出的是他们深入理解后的那个人物。”
在诺兰看来,好的演员最重要的是真实,“表演风格、方式有很多,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真实,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角色,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三位一体核试无疑是影片绝对的视觉高潮。这一幕的处理中,诺兰呈现了真实的声音到达的延迟,纯粹的安静之中,灿若千阳的奇彩火光,大概25秒的一系列画面后,巨大的爆炸声才袭来。“这样的处理,一方面是真实,另一方面利用最现实的感觉加强了戏剧性,其实声音到达的延迟和人物剧情也相关,可能火光出现的一刻有近乎神圣的美感,但声音预示了真正的危险,带领剧中人和观众回到现实。”诺兰说。
作为诺兰电影一个重要的审美标识,配乐永远为影迷津津乐道。在《奥本海默》中,音乐的贴合程度几乎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在观影时的“存在感”。但事实却是,整部电影的配乐时长达到了少有的一个半小时(一般为45至60分钟),对此诺兰表示:“我们在拍摄中基本是拍一周就确定出所拍部分的配乐,可以说音乐是和电影一起‘成长’的,有着一体的生命。”